曾经开门七件事:柴米油盐酱醋茶,缺一不可。放到现在来看,或许是那个时期人们的选择不够多吧。

但品茗,多是风流人士的一项雅好,也是好友间交游的一项活动。煎煮的是闲暇,品鉴的是心境,饮用的是惬意。


【资料图】

正所谓一举多得之美事。而日常生活中的品茗与喝茶,若细究起来,“茗”与“茶”的差别,还是挺大的,直接影响了制作方式,到底是煮还是泡。

何为“茶”,又何为“茗”呢?

这与古人的采茶“理论”有关,“早取为茶,晚取为茗”,也就是说与采摘茶叶的时间有关,即采摘了春来茶叶萌发之前的茶叶还是之后的茶叶,来划分何时是茶何时是茗。

引经据典派以晋代郭璞《尔雅注》所云:“树小似栀子,冬生叶,可煮羹饮,今呼早取为茶,晚取为茗,或一曰荈,蜀人名之苦茶”为证。《魏王花木志》直接给出了答案:“荼,叶似栀子,可煮为饮。其老叶谓之荈,嫩叶谓之茗。”

所以这个“茶”“茗”之分,用白话来讲应该就是冬生叶还是春生叶之分。

因为“茶”这个冬生叶是上年凌冬而生,成熟且柔韧;而“茗”,古时通“萌”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萌,草木芽也,从草明声。”“芽,萌也,从草牙声。”

按现今喝茶的实践所得,冬生老叶要比春生芽叶的咖啡碱含量低,故甜润而不苦涩,更适合煮饮;而较嫩的茶芽,如果煮着喝,既容易损坏茶的鲜爽,又苦涩的难以下咽。换言之,这茶适合煮,茗适合泡,也就是与茶叶的成熟度有关,老嫩有别,非常浅显的道理,也是智慧的总结。

有人说唐人煎茶宋人点茶元人泡茶,其实并没有这么严谨的朝代分界线。

比如唐宋时代通行的是煮茶,需把茶叶碾成碎末,剩余的制作可分为两大类:其一是制成茶团,饮用时把茶捣碎,加入葱、姜、桔子皮、薄荷、枣和盐等调料一起煎煮,可戏称为“煮方便面”;其二是把茶末罗细,再冲水将茶末调成糊状饮用而称为"吃茶",相当于“调芝麻糊”。

到宋元以后,改煮茶为泡茶,不加入调料只品茶的清香,可戏称为“无料包泡面”。再到明清以后,盛行泡茶,特色是饮盖碗茶,可戏称为“闷碗泡面”。

关于喝茶这件事,按脉络也可琢磨出其“进化论”的。唐代以前的人习惯煮茶,一方面受到了简易制茶方式的局限;另一方面,也受到了茶叶从食用到药用,又从药用到食用不同发展历程的影响。

唐代以后的饮茶方式,受国家法定药典《唐本草》及孟诜《食疗本草》的指导与深刻影响。而常讲品茗,不说喝茗,是因为古人偏重茶的药物疗效,而不是偏重茗的口感味道。

从煮到泡的制作方式,为何使得喝茶这件事逐步提速?

大约与生活水平的差异较大、人文意识高低不同、煮茶方法繁复程度较高、从药用到饮用转变等因素有关。而生产力逐步的提升,加之与世界更多的交流,人文思想受到震荡变化,更大程度上分散人们的精力,喝茶也就逐步不那么“讲究”了。

其实无论怎么折腾这个茶,最终都是喝茶汤,若一定要细分,应该说品的到底是调味茶还是清茶,品的到底是不是茶本味,或许这就是煮茶与泡茶的分界线吧。就算有差异的“吃茶”,其呈糊状也不过是茶汤相对较少。所以一定要在茶汤方面找差异点,可能就是茶汤的粘稠度了。#茶##非遗文化#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