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,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普遍改善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告别城市的喧嚣,选择返乡置业。乡村住宅到底有何魅力?《如是之屋:中国乡村自建房故事》([美]林君翰、索尼·德瓦巴克图尼著,王晶晶译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5月出版)以田野调查为基础,考察了我国西北地区的窑洞、中南部山区的侗寨木屋、东南部地区的大型集合住宅土楼及西南部香格里拉的玻璃屋,讲述房屋背后的故事,挖掘乡村自建房蕴含的建筑逻辑和居民们的生活智慧,也从侧面展示出我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。


【资料图】

传统窑洞是西北地区的低成本住宅,只需要横向或纵向挖出坑洞,用水和灰泥加固就可以居住。随着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,住窑洞的人越来越少,不少人对西北这种独特的建筑文化的遗失充满遗憾之情。让人惊喜的是,一些居民用现代居住理念和科技手段改造窑洞,让这一特色建筑呈现出新的面貌。

该书中,作者敏锐地观察到窑洞建筑及人们生活发生的变化。过去,窑洞是黄土高原上极度贫困地区的居民住房。现在,在陕西的一些农村,窑洞里有卫生间,能洗澡,还有通风换气设施。有些住户在改造窑洞时,还在地表盖了新房,窑洞冬暖夏凉,人们可以根据季节变换或天气变化选择住在窑洞或是地表的房屋中。

还有许多村民投身旅游业,将窑洞改建为旅馆和餐馆。一些村庄重新设计了窑洞,用地道将一个个院子连起来,游客无需返回地面就可以在各家的窑洞里购物、吃饭、休息。

该书还从建筑学层面对窑洞进行了区分,如冬暖夏凉型窑洞、驶入型窑洞、截取型窑洞、回归自然型窑洞等,这些窑洞没有经过建筑师的专业设计,而是劳动人民因地制宜、奇思妙想的产物,折射出了时代的发展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理念的变化。

在贵州省黎平县的侗族村寨,木屋是最常见、最具特色的建筑。过去,侗寨木屋皆由传统技艺建造而成,从整体框架,到地板、墙壁、窗户、家具,全采用杉树木料。这样的木屋容易发生火灾,无法抵御水患,也不隔音,安全性、舒适性都不好。

如今,侗寨木屋将传统建筑方式与混凝土框架组件结合起来,建造更快,安全性、实用性更好。从书中的图片还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木屋建筑,比如“房上房”,就是在自家楼房上面加盖一层斜顶木屋,里面可以存放农具、粮食,衣物等,既拓展了使用空间,又起到了遮阳的作用,夏天楼下房屋会更凉快。

木屋建筑是侗寨人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的体现,侗寨人深知其文化价值,他们充分发挥创造力,努力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平衡,为这些传统住宅注入了新鲜的血液。近年来,侗寨游持续升温,新式木屋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体验。

在福建厦门周边的农村,最具特色的自建房当属土楼。土楼是当地的文化遗产,一些大型土楼留存至今本就离不开一代一代人的修缮。作者注意到,几乎每一座土楼都有老百姓做出的改造、改进。比如,有的土楼各个部分被重建或彻底拆除,新的施工方法使土楼土墙的结构完整性得到强化。再如,有的住户向外扩建房屋,打破围墙并建设通道,从街道直通住宅。作者称,这些改造融合了土楼的组织逻辑和新的空间理念,是建筑设计的创新,充分彰显出这种传统建筑在当代依然发挥着“维持集体生活方式”的功能。

香格里拉的乡村自建房,则有现代都市建筑的气息。香格里拉的传统藏族住宅周围都建有1米厚的土墙,过去,用土墙围起来的前院用于豢养牲畜,墙体构成双层斜尖顶房屋的外缘,房屋以粗壮的木柱和横梁支撑,十分牢固。

近年来,这种住宅经过了大改造,村民用钢材和玻璃进行加盖,加盖部分面积很大,可以将原来的土屋和庭院包裹在新建的棚屋里。这样就形成了混搭建筑,看似不协调,却适合低温极寒且光照强烈的高海拔气候。作者观察到,新房通常在设计中融入玻璃结构,傍晚时分,古老的藏族城镇摇身一变,成了流光溢彩的现代都市。

书中的这些地方,过去都比较贫困,村民们更加关注房子的实用性,不太关注是否美观。如今,乡村逐渐富裕起来,村民们自建住房时,重视居住品质的提升,也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,赋予了房屋一种独特的精气神儿。

“我喜欢看农民们怎么处理自己的小住所,每个东西都很实用,很多东西都可以从农村学!”作者对这些自建房给予高度的评价,它们实用且充满了智慧,充分展示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建筑的密切关系。乡村自建房体现了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,也是乡村发展的见证,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,我们应该看到它们的价值和美。

(图为侗族村寨的木屋建筑)

推荐内容